[民俗活动:抓周,来源 ]
莫言先生曾经说过:文字最大用处便是无用。
可是鄙人在很小很小的年纪时,就注定踏上了“写字”这条不归路。
从在纸上认真的写下一笔一划的中国字,用种种删除或修改的语文符号进行完善,再到键盘深深浅浅的凹陷进去再弹起,熟练运用Ctrl+X或C或V来完成一篇 word 文档。鄙人为了文字这二十多年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捶胸顿足、夜不能寐……只为看到自己的灵感幻化成这字字句句而有了属于它们自己的灵魂气息。
这个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像女娲一般伟大,是万“文”之母,捏小人一般捏出了许多我的“孩子”——文章。(不是马伊琍他家的文章哈~~)
而这条不归路是从1990年11月14日开始的,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呢?
1990年11月14日,德国和波兰两国奥得——尼斯边界问题化解,解决了历时45年之久的边界矛盾;
1990年11月14日,革命著作《红岩》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被害牺牲41周年;
1990年11月14日,张艺谋过39岁生日,郑智化过29岁生日。
问了度娘后,还有什么大事发生呢?
鄙人、小编、作者,也就是我,进行了一周岁的抓周活动!!!!!!
抓周是什么?你还不知道?
充当下度娘,老娘来给个专业的解释吧!
抓周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属传统诞生礼之一。又称“试儿”,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具有家庭游戏性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具体操作手法就是在周岁宝宝面前放上不同种类的物品,例如玩具、铅笔、尺子、书本、算盘、元宝等等,让宝宝抓其中的一个,根据所抓物品来预测宝宝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
没错,曾经年少无知的一周岁的我,边抹着鼻涕边抓起一只铅笔,并且死死的攥在手里。写字这条不归路便开了这样神奇的头。
新世纪的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与未来发展更是重视,于是抓周的物品也是更为高级和国际化。下面介绍三种,看看你的孩子是爱美,爱玩还是爱写字。
工业时代的梳子当然不同于二十多年前的古老木梳或静电乱冒的塑料梳子,这个USB充电发梳具有内置储水室和雾化泵,可调节出最完美的湿度,喷出的水雾在梳头时能快速解决起床后头发乱翘的问题。
把内置储水室加满水后,可以持续半个小时的喷雾状态,如果30分钟还不足以对付到处乱翘的头发(你是赛亚人吗),可以再充水接着来,电池充满一次电够用两个小时。
[ USB-Powered Self-Misting Hairbrush(USB充电喷雾发梳),销售:Thanko,来源:gizmodo ]
相对于高科技的梳子来说,毛绒玩具的创新点显得单调许多,就是一个玩具,里外都有一张脸(这个说法好像很惊悚),从一个刺猬瞬间变成渡渡鸟(真心看不出来是刺猬和什么什么鸟),只需从背部的开口中把里面那张脸翻出来就行。只要24.95美元,你就可以带走一个玩具,or两个玩具?
[ Simon the Reversible Baby Rattle 双面呆萌玩具,来源:neatorama ]
21世纪,每个独立个体都要有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品质,来面对人生中的每一次挫折和坎坷。同样,在科技时代,能自“立”的笔才是一支好笔,摔倒后可以自己爬起来,或者根本就不会摔倒,这样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这支神奇的笔就可以自己立在桌子上,永远不会在桌上滚动得掉下去来制造出摔地的响声。仅需要30美元,就可以拥有一支如不倒翁般的自立笔。
当然,我相信亲爱的读者们不会是那种故意掉笔,而弯腰去捡顺带偷看美女底裤颜色的色胚;或者是故意掉笔,让美女弯腰去捡而目测美女胸围大小的好色之徒。
[ Slända 不倒笔(Slända 在瑞典语里是蜻蜓的意思),设计者:Gustav Widström 和 Marcus Heneen,来源:gizmodo ]
我在想,如果看到这篇的家长们决定用这三样物品来预测孩子未来发展方向的话,无论孩子选择的是梳子、玩具还是笔,都一定从此开始了网不易的不归路……
视频:
2008年8月16日,当时 NBC 电视台的赛马解说 Tom Durkin 解说了一场赛马。本来这应该是波澜不惊的一次解说,但是参赛马匹中有一匹名字叫“Arrrrr”……
“……夹在中间的是,ARRRR~来到最后的60码,‘Stand Pat’冲在第一,但是,ARRRR!ARRRR!ARRRR!突然杀出!终点线!胜负已分,ARRRR!”
视频链接(pad 和手机用户可尝试点击)
Corridor Digital 制作的电子游戏系列搞笑短片之一,《The Glitch》(程序故障),中文字幕。不玩游戏的人也许看不出多大意思,不过最后还蛮唬人的。
来源:youtube
视频链接(pad 和手机用户可尝试点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