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増田直人,图片来源:japigozzicollection ]
三个月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和叶子、安还有江南坐在甲板上喝“茶”。
我几乎可以确定这个女孩不叫安,这个名字明显是临时编纂出来敷衍我和叶子——有时甚至反应不过来我们是在叫她,要说这也太没诚意了。所以也不难理解她同时要隐瞒自己的身世,如果留意,很容易感受她身上无时无刻散发出来的“防备感”。
------------------------
三个月前和街巷内抢劫我们的女孩安勉强算交了朋友。那时我们都没钱,我和叶子吃黑面包吃到吐,很想换换口味。我每天做梦都想吃中餐,忽然在一天醒悟过来:打工难找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语言问题,何不去唐人街找个中餐馆试试,不是一举两得吗?
但是我们进入唐人街之后迅速就迎来打击:唐人街的人使用的都是粤语——对我们来说与外语无疑。可没想到的是安应聘上了服务员,鬼知道為什麼粵語也是她掌握的外语之一。获得工作的安同时也表示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眼睁睁看我们饿死也不要紧。她说到做到,后来总算叶子在超市找到了一个搬运箱子的苦差,才不至流落街头。
有一天,忽然安找上门来,问我们要不要入伙,因为她发现她所工作的中餐馆的老板应该藏有巨款,问我们是否有兴趣。叶子问藏在哪儿,安说还不清楚,所以才找我们,叶子问安如何知道这个情报安也说保密,于是叶子拒绝了安,钱本来就来路不明,何况安本身更来路不明。安虽然有点遗憾,但还是坚持不说钱是怎么回事,我们也就没办法,大家不欢而散。
其实我们并非对那笔钱不感兴趣,只是那时我和叶子原本有自己的计划:
就是去地下赌场翻本!
在此前,我被叶子拉去赌场输光了身上所剩的钱,叶子是另有目的,我也相信叶子不会出如此白痴的馊主意。可是目的是什么呢?关键之处在于“地下”赌场。
人们经常的理解赌博是一个算概率赢钱的游戏,其实不然,这种粗浅的理解就如同“篮球是将球投进篮筐的游戏、赛车是跑出最短时间的游戏、DOTA是击杀对方英雄的游戏”一样属于门外汉,顶多刚入门。人们容易执着于只需要努力就可以提升的技巧,只是因为大部人太平庸,于是许多人努力一下就可以傲视身边目光所及之人并发出感慨:“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要拼天赋。”
这样的人只愿意也只能和大部人拼,可是一个只想和大部分人拼的人也许会获得好看的表面成绩,却降低了实际的实力。努力能蒙蔽双眼,一旦进入稍微残酷的环境,努力也随之水漂:因为那时候频繁出现的突发事件往往超越常识,由于下“死功夫”而钝化的“感觉”此时便成为致命伤。
当然,残酷的环境可能一直不出现,大多数时候“努力”的付出都得到了不错的回报,如同只需勤练投篮或者补刀就可以在大学操场或游戏平台虐遍路人一般。可赌场可不是这样的地方:人们对待钱是认真的。好比你可曾见过没有天赋的职业选手?可曾想过一万小时定律背后是什么做支持?
当然,残酷的环境可能一直不出现,大多数时候
地下赌场有别于正规赌场,其规矩会更为原始,只需要人们默认便可运行下去,这使得手段也会更为露骨:频繁出千。对于打击出千,地下赌场要更为严厉,可为什么出千的几率还会更高呢?这和打击贪污力度越高的朝代贪污情况越严重道理相似,因为打击是一种变相的诱惑和鼓励,甚至可看作是在提醒高风险背后的高回报。当然不是因为打击造成的回报提升,高回报并不是果,而是因:因为分配的集中化。简单讲就是庄家因为规则的不合理而拿了最大头,再简单讲就是庄家的操作和出千无异。
“地下赌场的攻略,关键就在于庄家是如何出千,而不是概率。”叶子总结说:“所以,要在地下钱庄赢钱,就一定要弄明白是如何输钱的。出千是一把双刃剑,庄家为了赢钱,要通过人为操作降低不确定性,使得胜率尽量偏向自己,而这一条件一旦被别人掌握,稳赢的庄家则会变成稳输。所以你一定会输输,不过这样一来我便能够在一旁观察其中的玄机。”
“那么玄机是什么呢?”我问。
“可惜。还没看出来你就已经输光啦。”叶子回答。
“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要看输钱,场子里那么多人都在输,为何需要我亲自去送钱?”
“………………如果你开赌场,看到只看不玩的会怎么办?”虽然这么回答,但是还是可以从叶子开始的一小段沉默看出他之前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我如嚼蜡一般吃着黑面包,为了积累赌本,我们继续保持着禁欲的生活。能吃到麻婆豆腐多好啊我心想……
“所以是说,对于地下赌场的攻略,我们还是一片空白的状态?”
“是啊,还需要去一次。不过你这次可以玩慢一点,抽空看看别人玩不失一个有效手段。”
于是我们又一次去了赌场。
这一次我装作犹犹豫豫的样子,和叶子一边观察着周围的人,结果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情况:安也来到了赌场。
不止如此。安似乎没有发现我和叶子,于是我们偷偷观察安的情况,结果发现了一个更意外的情况:安不论玩什么都一直在赢钱!
我和叶子面面相觑:难道安和我们的计划一样,并且已经捷足先登了?但是看起来又不是一回事,因为识破出千手法之后,还需要想出相应的应对,因为有一些手法对于我们来说是无解的,所以一旦费心费力找到其中一种玩法的攻略,我们当然不会再继续追究其余的玩法的。而安则是不停换玩法,不论哪一种玩法,安都是稳赢。
安是知道自己会赢的,而且她也在刻意避免别人注意她,所以不停换玩法。她究竟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在赌场外面等了很久,一直等到安出现,安见到我们开始吃了一惊,但是很快镇定下来。
“餐馆的老板也是赌场的老板之一吧?”叶子开门见山地问。
安觉得也没必要隐瞒,便点头,“你猜得没错。”
“我只是联想到了你提起的餐馆老板的巨款:你只知道钱在,却不知道钱在哪儿,那就是知道获得钱的途径咯。你一直不告诉我们赌场的情报,是因为一旦知道这个情报,也可以不需要你的参与。
去赌场的人不能只输不赢,所以有一些人是被指派去赢钱的,顺便从赌场提钱,你获得了赢钱的暗号,可是只能用一次,如果资金没有回到老板手里很快就会被发现,所以你的计划是提一大笔钱立刻就消失。之前找我们是想碰碰运气看是否还能找到藏款,但是我们追问下你决定还是不冒这个险,藏款万一没有把握还要和我们分提款的钱。对吗?”
“没错。”
“那这么说,你今天是准备提钱走人了。我们现在去拿那笔藏款,然后一起走吧!”
“什么?你知道藏款在哪儿?”叶子这个提议就超出安的意料了。
“当然是在餐馆的厨房,我们快去吧。路上说。”
我们前往餐馆,路上叶子问安:“你是准备怎么离开这里呢?之后去哪儿想好了吗?”
“我认识一个巨型豪华游轮的船长,过两天船会经过这里,停靠的时候偷偷上船,之后的事情也都很好办。”
“那他能够带上4个人吗?”
“只要有钱,应该没问题,等下,我们不是3个人吗?”
“说不定还有厨师。”
“厨师?什么厨师?”
“守护藏款的厨师。”
“你要把他绑上船给你们做饭吗?对了你还没说为什么藏款在厨房。”
“因为厨房最安全呀。首先,餐馆里哪里会有监视摄像头?”
“到处都有啊,从进门开始……”
“……不对。进门那些摄像头都只是摆设,为了满足安全标准,根本没用。超市或大商场在门口和室内装摄像头是防止偷东西,餐馆有什么可偷的?只需要装个样子震慑一下就足够了。真正装摄像头的地方,只有厨房。”
“为什么?”
“因为会有人偷吃。为什么要在摄像头和配套的监控设备上花钱?因为要防止更大的损失,商场要防偷东西因为那是让商场损失最大的,而让餐馆损失最大的则是偷吃,发生的场所当然是厨房。不要以为吃口菜没什么损失,如果大家都顺口,这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上许多食材是很贵的,如果不把关那么损失会很巨大。”
“那你怎么知道只有厨房的监控摄像头是真的呢?就不能在别处多装吗?”
“商人都是要算计钱的,而且还有两个原因,第一,厨房装摄像头的理由是可以让人理解的,如果装在毫不相干的地方,被人知道难免让人产生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第二,厨房的安全更能保障,因为有最厉害的人守护着。”
“你是说厨师?”
“还有比厨师打架更厉害的职业吗?所以等会儿我们未必能打得过,如果那样,最好是能拉他入伙。”
“素不相识,怎么拉他入伙?”
“你有去过厨房吧,是不是全是高科技的厨具?”
“你怎么又知道?”
“因为要藏钱,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知道钱在哪儿,所以保险柜一定隐蔽在某个多功能橱柜里,为了配合保险柜的风格,整个厨房都会变得故弄玄虚,大量运用现代甚至未来派的厨具,以降低别人怀疑。”
“……所以?”
“所以到时再看。”说话期间我们已经来到餐馆。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忽然插嘴。
“略过。”叶子回答。
“什么?”
“你是要问怎么开保险柜吗?你看书看电影有看过人们为怎么开保险柜费烦恼过吗?顶多是安排一个小插曲,没人会真关心这个没有技术含量的问题所以略过不表……”
餐馆打烊了已经没人,我们径直走进厨房,果然主厨坐在那里看报纸。
但是厨师很快察觉到了来者不善,因为安一进门就搞掉了摄像头。于是厨师迅速拿起了手边的……菜刀?
果然如叶子所预料,一厨房的高科技,各种奇形怪状没一样认识的。叶子和安小心翼翼,似乎生怕这把菜刀忽然射出一道激光。
三人混战在一起,我趁机在一旁寻找保险柜,但是找了找就累了,坐在一旁看他们打斗。看一会儿又困了,可以说打的是 完 全 没 有 看 头 。
安拿的是一根冰棍棒,叶子连连抄起厨房的各种工具,最终发现杀伤力都不及厨师手中那把连刀柄都没有的菜刀,叹了口气取别针来战,三个人拿着古怪的兵器战了许久,渐渐厨师占了上风。
忽然叶子向后跳出,大喝一声:“慢着!”
厨师和安停下来,叶子说:“你用的是扬州刀法,你是内地人。而且如果你用的是一把真正的厨刀,我现在已经死了!”
“你以为我用这把刀做不到吗?”厨师开口,果然是南方口音。
“但是你难道不觉得很窝囊吗?”叶子说:“用这样一把刀。”
“刀是用来做菜的,不是用来打斗的。别瞧这把刀古怪,可切菜的时候还不错,平稳而且安全。”
“但是作为一个优秀厨师,难道不觉得用这样的刀很苦逼吗?想想放弃漂移而采用抓地跑法的中里毅吧,那样和人赛车还有什么意思,一个车手的灵魂就此被永远封印起来,之后的胜利只是麻痹自己罢了。你当初为什么要来,不就是为了要做满汉全席吗?!!”
厨师如同被雷击中一般,半晌才缓过来:“你怎么知道?”
“从你复杂多变的刀法中可以看出来。你游历世界,不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厨艺吗?难道为了此处的一点小钱就停滞不前了?”
厨师被人说中了心事,犹豫起来。忽然他眼神坚定起来:“你们快走吧,从你们毁坏摄像机开始,就已经触了警报,他们应该马上就会赶到的。”
“我们会走,但是是和你一起走。”安领悟到叶子的想法:“我们马上要坐船离开这里环游世界,需要的只是保险柜里的钱……”
(未完待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主妇的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来?不要提什么未来了!看一下机器猫,再看一下我们今天的科技,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是不是隐约觉得未来完全不能和故事中的对应?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因为“现实”中的“未来”一点都不浪漫!
看一下机器猫中的道具都被用在了什么地方?简直可以说是浪费。完全看不到哆啦A梦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担当,高科技全部用在了解决普通小学生的烦恼方面。换作我,一定想办法全用来赚钱了。而现实里,恐怕许多道具的研究,是因为战争。
科技是为了人,但人又是为了什么?
比如这款滑槽菜刀,我已经很尽量想像它的好处了,比如比较酷?怎么看也不如旬(Shun)牌厨刀帅气。无论如何刀都必须让人感到锋利而不是笨重吧?
或许是滑动切割的方式比较好玩?
没实际用过但是看也知道清洗会很头疼吧。
存放方便?
一把菜刀和两个勺子就要占一个抽屉?
[设计师 Andreas Kalt 所设计厨刀。来源:Yanko Design ]
不过追根究源不是这些问题,而是一个拥有厨师的心的人,到底会考虑什么?
请复习《厨师的自我修养》:
以上《中华一番》截图来自小当家料理实验性研究报告第廿三章の《粥》
下面这些设计来自2012伊莱克斯设计竞赛,最终入围的概念产品。
波兰设计师 Jan Ankiersztajn 设计的漂浮清洁小球,能够净化空气,白天可以太阳能蓄电,夜间照明。
但是外观让我觉得是打扫卫生时的第一目标呢?无论净化空气还是照明,飘在空中都很烦人,除非它能在我睡觉时放电杀蚊子。注意是杀蚊子,驱蚊的话也不需要飘在空中。
挪威设计师 Lisa Frodadottir Låstad 的自动搅拌器,利用电磁炉的磁力自动搅拌,并自动适应锅型。
请回忆一下需要搅拌的情况,再看看这个产品的身子骨!
西班牙设计师 Julen Pejenaute 设计的可以调节亮度和颜色的餐桌灯(恩?)。还可以扫描桌上的事物,给出合理膳食的建议(恩?)。
等等等等,这确实是概念设计?据说根据气氛调节颜色并非手动(识别气氛的水平姑且先不说),但!是!餐桌上需要搞得和舞厅一样吗?至于膳食建议,分两步:1,识别出食物。(我吃的什么难道自己不知道吗?)2,告诉你怎样吃更合理……(…………)(我自己要吃什么你管得着吗?)
与其扫描食物,不如直接扫描人吧。
墨西哥的 Yunuén Hernández 设计的分子美食制造机器。
根据食品的分子成份来创造新的菜谱。觉得我们学校食堂是不是已经弄到了一个,所以才会出现韭菜汤和南瓜馅儿的包子……
设计师Julian Caraulani在国家那一栏居然写了英国和罗马尼亚两个,先不去管它。这款产品可以分析食物成份,并且利用这些数据谱写一曲音乐。
然后呢?你会觉得好听吗?恕我直言,吃饭时最好安静!
巴西设计师Alexandre de Bastiani设计的这个东西可以做出任意口味的食用泡沫。
不要被任意口味唬住,理论上冰淇凌可以做成任意口味,但是你只愿意吃其中的几种?我们再想想什么口味的泡沫会比较好吃?
澳洲设计师Amy Mon-Chu Liu的设计,简单讲就是可以通过“真空”或者“冷藏”来储存食物,并且可以通过外面颜色的变化来直观反映事物的新鲜程度,一旦过期,还会和熟透的果子一样落地。另外,可以通过手机来了解这些食物的情况。
我真是迫不及待想看到食物腐坏后从树上掉下来的情景了。同时迫不及待想在坐地铁时掏出手机,看一看家里牛奶过期没有。
新西兰设计师Ben de la Roche设计的墙体式冰箱,可以将食物半插入墙体,这样就可以防止忘记冰箱里有什么而使食物过期变质。
好酷,就当这种储藏方式制冷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吧。我只是一直弄不懂,防止食物被遗忘在冰箱,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难道不是冰箱透明吗?
中国设计师WenYao Cai (英文名永远是那么高端洋气)设计的咖啡机,可以记忆咖啡的口味,一按手掌就知道了。
既然是概念设计,就当以后人们都不差钱了随便给咖啡机加这种功能吧。个人咖啡口味搞得需要加密一样也不要紧。两个问题:1,不按手掌咖啡机就想不起来咖啡是什么口味吗?(不是的,咖啡自动记忆您上一次的口味设定,但是您每次按一下手掌显得高科技不是吗?)2,我常喝的口味有三种,但是只有两只手怎么办?(我们以后会改进的,按完手掌后再通过指纹细分一下口味,比如食指味的咖啡、中指味的咖啡……)
丹麦设计师Christopher Holm-Hansen设计的勺子可以测量食物的咸淡等味觉指标,并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以便大厨来精准把握放料的量。
即便是乐器调音这么有标准的活儿也不会轻易交给机器的,因为人耳才是最终的标准。而食物的王国,舌头则是标准的帝王。大厨是肯定不屑用这个东西的除非是南郭先生。就说这东西完全无用感觉也不妥,想想倒是可以以此制定微辣和特辣的标准,不过,新问题是:同样辣度的泡椒和红椒,辣感是否还会有不同?
[来源:Electrolux-Design-Lab ]
这设计大赛到底是怎么了?算了转眼看一些美好的东西吧。
骑车带妞当然美好了,如果没妞只有狗,通常是没办法骑车带狗的。遗憾呐。
唉,懒成狗了。狗却比我更懒。
[这组照片是PS的,但是他们确实有在研究骑车带猫的装备。来源:Fairdale ]
实际最近看到的设计中,唯一中意的是这两把小工具刀。
即便我平时很少用到,也会将这样的工具刀随身带在身上的。曾经因此坐飞机被安检没收了一把心爱的裁纸刀o>_
[伦敦设计师 Kacper Hamilton 设计的刀具。灵感来自日本的刀具活化石“肥后守”。来源:dezeen ]
Murp 的 Zombie Skin,想词的时候是最考验歌手魅力的时候。
视频链接(pad 和手机用户可尝试点击)
Izzy(鼓手),Aaralyn(歌手) 。
手动关键字:哥哥打鼓小姑娘担任主唱的组合,死亡金属
Roomba(自动清洁机器人)带出去溜可萌了,但是记得拴好,丢了它们可就在大街上流浪了。
视频链接(pad 和手机用户可尝试点击)
《害羞的小熊》,可爱的幼儿动画,台湾邱士杰等制作。官方网站 littleshybear
视频链接(pad 和手机用户可尝试点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