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我们也不是真的要介绍这艘玩具船。
实际上我们也不是自己乱起的“磁铃动力”这种一看就不像中国人说话的名字。
我们要讲的其实是一个初中实践课水平的科普趣味小实验。至于“磁铃动力”,这大概是国内约定的对Magnetohydrodynamic (MHD)的一种译法。老实说我搞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这么译,有懂行的请不吝赐教。
不纠缠磁铃动力这个词了,我们来作这个趣味小实验,来对Magnetohydrodynamic (MHD)有个直观的了解。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强力磁铁、一个仍有电力的电池、两根导线、装有少量水的杯子、胡椒和盐,然后将它们全部下锅,翻炒10分钟起锅,即成色香味俱全的电池烧磁铁大餐!
以上,翻炒云云当然都是胡说八道。正确的作法是:
盐和胡椒倒入杯中,和水充分混合;
磁铁垫到杯子底下;
两根导线分别连接电池的两极;
然后将导线插入水中,最好一根插中间,一根贴着杯壁;
然后两根导线之间的水就开始流动了。
理工科的优秀学生们,你们应该猜得明白其中的道理:无非就是电磁感应嘛,带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嘛~~
咱们来看视频^___^
那么这个道理怎么变成实际的小船的推动力咧?
图解+视频
泡沫塑料盘,固定好磁铁,在磁铁的安置位两侧竖直插入两个硬币,要把泡沫塑料扎透,然后将电池两极引出的导线分别连到硬币上,再放进水里即可。
至于那种可遥控的磁动力船,就在我们能力之外啦,直接看视频!
——噢,木有视频。不过既然你都看到这儿了,下面一条旧闻你一定也会感兴趣:
1992年日本三菱重工就造了一艘MHD动力船,名为Yamato I,使用两个磁铃动力推进器,航速15公里/时。
可以参看wiki百科相关条目:mxxxxxxxxxx_drive

